优选混合基金:2022年第2季度报告
2022-07-21
景顺长城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2022 年第 2 季度报告
2022 年 6 月 30 日
基金管理人: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托管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送出日期:2022 年 7 月 21 日
§1 重要提示
基金管理人的董事会及董事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基金托管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本基金合同规定,于 2022 年 7 月 20 日复核了本报告
中的财务指标、净值表现和投资组合报告等内容,保证复核内容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本基金的招募说明书。
本报告中财务资料未经审计。
本报告期自 2022 年 04 月 01 日起至 2022 年 06 月 30 日止。
§2 基金产品概况
基金简称 景顺长城优选混合
场内简称 无
基金主代码 260101
系列基金名称 景顺长城景系列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
系列其他子基金名称 景顺长城货币(260102)、景顺长城动力平衡混合(260103)
基金运作方式 契约型开放式
基金合同生效日 2003 年 10 月 24 日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1,477,356,667.47 份
投资目标 本基金利用“景顺长城股票数据库”对股票进行精密和系统的分析,
构建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组合,力求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的资本增值。
投资策略 本基金采取“自下而上”结合“自上而下”的投资策略,以成长、价
值及收益为基础,在合适的价位买入具有高成长性的成长型股票、价
值被市场低估的价值型股票以及能提供稳定收益的收益型股票。
业绩比较基准 中证 800 指数×80%+中国债券总指数×20%
风险收益特征 本基金是一种具有较高波动性和较高风险的投资工具,适合风险承受
能力强、追求高投资回报的投资群体。
基金管理人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托管人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 主要财务指标和基金净值表现
3.1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人民币元
主要财务指标 报告期(2022 年 4 月 1 日-2022 年 6 月 30 日)
1.本期已实现收益 -53,970,732.11
2.本期利润 336,665,813.95
3.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 0.2209
4.期末基金资产净值 6,008,816,425.21
5.期末基金份额净值 4.0673
注:1、本期已实现收益指基金本期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不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扣除相关费用和信用减值损失后的余额,本期利润为本期已实现收益加上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上述基金业绩指标不包括持有人认购或交易基金的各项费用,计入费用后实际收益水平要低于所列数字。
3.2 基金净值表现
3.2.1 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比较
净值增长率 净值增长率 业绩比较基 业绩比较基
阶段 ① 标准差② 准收益率③ 准收益率标 ①-③ ②-④
准差④
过去三个月 6.11% 1.85% 4.44% 1.18% 1.67% 0.67%
过去六个月 -15.95% 1.66% -7.59% 1.17% -8.36% 0.49%
过去一年 -8.73% 1.46% -8.69% 0.97% -0.04% 0.49%
过去三年 95.59% 1.31% 20.01% 1.00% 75.58% 0.31%
过去五年 110.28% 1.27% 20.82% 1.00% 89.46% 0.27%
自基金合同 1,856.08% 1.45% 215.13% 1.26% 1,640.95% 0.19%
生效起至今
3.2.2 自基金合同生效以来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变动的比较
注:本基金的资产配置比例为:股票投资的比例为基金资产净值的 70%至 80%;债券投资的比例为
基金资产净值的 20%至 30%。按照本系列基金基金合同的规定,本基金自 2003 年 10 月 24 日合同
生效日起至 2004 年 1 月 23 日为建仓期。建仓期结束时,本基金投资组合均达到上述投资组合比
例的要求。自 2017 年 9 月 6 日起,本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由“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的加权
复合指数×80%+中国债券总指数×20%”调整为“中证 800 指数×80%+中国债券总指数×20%”。3.3 其他指标
无。
§4 管理人报告
4.1 基金经理(或基金经理小组)简介
姓名 职务 任本基金的基金经理期限 证券从业 说明
任职日期 离任日期 年限
工学硕士、理学硕士。曾任上海常春藤衍
生投资公司分析部高级分析师。2010 年
杨锐文 本基金的 2014 年 10 月 - 12 年 11 月加入本公司,担任研究部研究员,
基金经理 25 日 自2014年10月起担任股票投资部基金经
理,现任股票投资部执行总监、基金经理。
具有 12 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
注:1、对基金的首任基金经理,其“任职日期”按基金合同生效日填写,“离任日期”为根据公司决定的解聘日期(公告前一日);对此后的非首任基金经理,“任职日期”为根据公司决定聘任后的公告日期,“离任日期”为根据公司决定的解聘日期(公告前一日);
2、证券从业的含义遵从行业协会《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4.1.1 期末兼任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投资经理的基金经理同时管理的产品情况
无。
4.2 管理人对报告期内本基金运作遵规守信情况的说明
本报告期内,本基金管理人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和《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各项实施准则、《景顺长城景系列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为基金持有人谋求最大利益。本报告期内,基金运作整体合法合规,未发现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行为。基金的投资范围、投资比例及投资组合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基金合同的规定。
4.3 公平交易专项说明
4.3.1 公平交易制度的执行情况
本报告期内,本基金管理人严格执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导意见(2011年修订)》,完善相应制度及流程,通过系统和人工等各种方式在各业务环节严格控制交易公平执行,公平对待旗下管理的所有基金和投资组合。
4.3.2 异常交易行为的专项说明
本报告期内,本管理人管理的所有投资组合参与的交易所公开竞价,同日反向交易成交较少的单边交易量超过该证券当日成交量的 5%的交易共有 10 次,为投资组合的投资策略需要而发生的同日反向交易,按规定履行了审批程序。
本报告期内,未发现有可能导致不公平交易和利益输送的异常交易。
4.4 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本季度,欧美陷入战争与滞胀的漩涡中,悲观的阴霾笼罩着全球市场。受到海外市场的悲观
情绪影响和国内疫情的冲击,二季度的 A 股出现了巨幅波动,但从 4 月份的至暗时刻,到 5 月份
的绝地反击,再到 6 月份的一枝独秀,A 股走出了与海外资本市场截然不同的独立行情。本季度,沪深 300、中小板指分别上涨 6.21%、6.68%,而创业板指表现略弱,上涨 5.68%。
本季度,本基金录得正收益,并且跑赢了基准。尽管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对中国经济的相对优势以及我们投资的方向与组合充满信心。我们依然坚持投资具有伟大前景的新兴企业,并陪伴他们的成长,而不是趋势增强、寻求市场热点。我们相信未来的胜者一定是不断
高强度投入的企业。尽管这些企业不一定是当前的焦点,但是,我们相信厚积薄发才能换取长期的发展。尽管这个过程充满艰难与痛苦,我们仍会坚持我们的选择和风格,我们也会不断优化和改进我们的持仓组合。本基金始终坚持投资于符合产业趋势的真正的成长股,基金仓位处于基金合同规定仓位限制中的高仓位(75%-78%)。
尽管当下的市场已经反弹了不少,后续的走向充满分歧,但是,我们的观点很明确,我们对未来一年的市场是乐观的。我们认为绝大多数的市场参与者,尤其是国际投资者,低估了中国经济的相对优势。这种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1)国内经济已经度过低谷,逐步向好,而欧美仍深陷在通胀和战争的泥潭中;(2)我们过去相对克制的经济政策与相对低通胀的环境,现在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空间。
从全球三大主要经济体对比来看,美国处于胀而不滞状态,欧洲则处于滞胀状态,中国则是滞而不胀。中国是全球少有依然能保持低通胀的经济体,因此,中国也是全球极少有能力继续保持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体。随着中国不断加码经济刺激力度,中国将走向复苏的态势。然而,美国则面临着抑制通胀以及经济硬着陆的两难选择,尽管加息能缓解通胀压力,但是,稍有不慎则可能导致经济进入衰退。股市大跌则可能反作用于消费,经济进入负反馈的状态。另外,俄乌战争某种程度上损害了美元信用。按以往的规律来看,美债收益率从 1.5%上行到 3%以上,必然会带来新兴市场暴跌,但是,此次则是例外。新兴市场的表现出奇的坚挺,这或许也说明了美国市场或者美元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
欧洲的情况则是更为糟糕,俄乌战争似乎是在不断消耗欧洲的资金和推升通胀。原油和天然气的价格暴涨,极大损害了欧洲的产业。欧洲化工产业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 C2 和 C3 裂解亏损,如果后面持续下去,少部分欧洲裂解的产能会被迫关停,导致 C2、C3 这些基础原料大幅涨价,从而导致欧洲其他下游化学品的全线涨价。同时,高油价也推升了运输成本快速上升。欧洲化工行业只是受影响产业的缩影之一,其他产业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与此同时,能源价格暴涨挤压了欧洲老百姓的消费能力,这也让欧洲经济进一步走向负反馈。从去年荷兰的数据来看,天然气和水电等能源成本占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大概 13%,经过这轮能源价格暴涨之后,尽管政府有一定补贴,预计能源成本占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已经达到 20-30%。高通胀的负反馈已经全面影响欧洲的经济,这可能让欧洲面临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
上面探讨了主要经济体的比较,我们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可能会越来越有相对的吸引力。在全球面临高通胀的压力之时,全球经济可能更需要中国复苏的拉动,以及需要中国继续能为全球缓解通胀出一份力。俄乌战争及随后的经济制裁加剧了全球通胀,欧美的制裁非但没有影响到俄罗斯的出口,反而把欧洲拖入到滞胀的漩涡中。尽管俄罗斯的 GDP 只占全球 2%不到,然而,西方试
图通过制裁把俄罗斯剔除在全球供应链以外的举措,却让全球经济陷入到滞胀的阴霾里,欧洲深受其害。这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去全球化是极其艰难的,这次提前给欧美上了一堂课。因此,未来一段时间,鉴于全球经济的压力,中国的外围环境反倒可能出现边际的好转。
从国内的数据来看,5 月份的社融数据是超预期的,但是,数据的结构并不好。这意味着剩
余流动性持续过剩,风险偏好不断上升,参考历史的经验,这种情形大概率是成长股行情。参考2009 年年初的天量信贷,数据的结构一开始也是不好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是不断转好的。政府的逆周期操作必然会有时滞,这是不可避免的。7 月份,将近千万的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这也让我们的就业压力会进一步加大,这也将促使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刺激力度以确保经济的平稳增长。经济复苏是确定的,剩余流动性过剩是持续的,美国加息带来的资金回流力度是边际减弱的,这种情形之下,市场大概率表现会好。
高通胀已经逐步演变成全球性的问题,除了中国以外,全球大部分国家均面临着高通胀的压力。这次高通胀的成因,一方面是需求端由于欧美过度刺激带来需求的非理性地增长,尤其美国疯狂印钱刺激消费;另一方面是供给端受到过去十年在能源、资源的资本支出严重不足、全球过于激进推进碳中和以及战争与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效率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似乎就是例外。中国政府在过去这些年一直在做经济的逆周期调控,疫情的刺激政策也很克制。尽管过去的保守政策思路未必是最好的,但是,今天似乎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政策空间。另外,由于粮食和生活品基本自给自足,通胀压力主要体现在能源与原材料的输入性通胀,尽管我们原油的进口依存度很高,但是,我们的能源结构相对自主,因此,受到的影响相对可控。中国今天最大的问题还不是通胀压力,而是过去两年多的疫情对服务业造成的冲击,国内的内需不足带来的经济负反馈引发的种种问题。
今年以来,奥密克戎造成的疫情对消费带来巨大的冲击,月度社零数据出现连续的下滑,服务业遭受了全面的创伤。服务业的就业人口占比超过 45%,且大量的中小企业集中于服务业。按照总理的说法,中小企业正处于最困难的时刻。无论从就业人口角度还是中小企业纾困角度,加大经济刺激力度几乎是必然的。我们已经看到了各个地方陆续出台消费刺激政策以及各种中小企业纾困政策。我们倾向性地认为,尤其是以汽车、家电和手机等长产业链的消费行业的刺激政策会不断加码和扩散。毕竟,这些行业涉及了大量的制造业就业人群,还同时,关联了大量的消费服务业。从政策的乘数效应来说,这些行业的刺激也会带来最好的效果,而且,这些行业的产业链均在中国。
尽管疫情对我们的服务业带来严重的挑战,但是,中国消费的韧性是比我们预想中更强的,并且,在这种相对不利的环境之下,我们看到了消费龙头企业依旧不断在提升市场份额。随着疫
情的缓解以及消费刺激政策陆续出台,我们相信这里面存在各种各样的机会。
在过去两年,我们越来越深刻感受到中国科技品牌的崛起,从手机端的华为、OPPO、VIVO、小米,到无人机的大疆,再到造车新势力的蔚小理等等,我们看到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攻城掠地,同时也在海外快速扩张。在我们过去的印象中,我们的科技股主要是 2B 业务主导的零部件公司,很少有 2C 业务主导的产品型公司。但是,这几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微笑曲线的更上端,以设计研发、品牌为主,而不只是制造。在这轮疫情,我们也能看到这些科技品牌公司尽管国内业务受到疫情影响,但是,海外的业务依然高歌猛进。在过往,中国大部分成功的品牌型公司都是以强大的营销能力为主要的推动力,但是,营销的作用似乎已经大幅度降低,消费者更重视产品本身。我们现在很重视企业能否打造出让人惊艳的创新性产品,是否能真正给消费者创造价值,并能向消费者传播价值。我们确信已经看到了越来越多中国公司做出了充满创新性且具有全球领先的产品,相信这些执着于产品本身的公司最终会展现出强大的爆发力。
关于中国优势的一些思考
即使在市场最糟糕的时候,我们依然从内心深处坚信,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中国人都能克服;我们深信,中国的制造业优势是无与伦比的,我们的劳动力整体素质和数量都是无可替代的。在 4 月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时候,当很多人看到越南高增长的出口数据就开始恐慌了,各种中国制造崩溃论开始病毒式传播。实际上,越南更像是我们产业链的延伸,并不完全是替代。因此,越南 5 月以后的出口增速也同样受到中国疫情的制约。中国 90 年代的高校扩招为今天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天量的工程师,这些都不是其他发展中国家能快速复制的。我们的优势不局限于完善的基础设施、全产业链优势,还有我们天量工程师的培养能力。厂房、公路、电厂、码头等基础设施的追赶可能只需要几年。但是,工程师的培养和整体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没有 10 年-20 年的沉淀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些优势给我们的科技发展和崛起争取了较长的时间窗口。
谈到科技的崛起,可能并没有很多投资者真正相信我们的科技。以至于,我们投资的过程中经常能听到各种质疑声。事实上,武断地拍脑袋,不仅无济于事,更有可能会被过去的认知蒙蔽双眼,忽视了事物本身的发展。我们用三十年追赶其他国家的百年发展,我们的企业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完美,都是处于不断进步和发展过程中。对于这些企业,如果我们只盯着它们的缺点,可能全部错过。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中国汽车产业这些年的变化,感受一下国产车的进步,估计能更深刻体会到中国科技产业的进步。
拿半导体产业来说,今天的半导体产业和 2018 年的半导体产业相比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无
论是收入、利润还是产品线各方面。这只是过去了四年时间,如果再给四年时间,大概率发展速度会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对于科技的发展,比尔盖茨有句名言:人们往往高估一年的变化,低估
十年的变革。我相信,很多人都会低估中国科技企业 5-10 年的发展速度和高度。毕竟,全世界很难找出像我们这样的民族那么崇尚奋斗,为了发展和生活,无数人愿意任劳任怨地奋斗。这样的奋斗也是过去我们制造业成功的基石,我们从未改变过。
我们深信中国科技必将崛起,我们也将矢志不渝地坚持投资中国的新兴科技股,希望能为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我们同样深信中国科技股也能和美国科技股一样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我们做投资还是需要对未来乐观,悲观无济于事。换个角度来想,如果中国科技无法崛起,这几乎意味着中国无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果我们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也几乎不可能有什么行业能实现持续成长。
我们长期看好的方向
在全球大通胀的背景之下,未来几年的增量机会在减少,长期成长的机会可能变得更为稀缺与珍贵。站在当下,未来比较明确的主线方向无外乎三个方向:1、能源线;2.自主可控线;3、消费升级线。
首先,现在较为热门的原油、煤炭、风电、光伏、新能源车、储能等通通都属于能源线,这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无法绕开的全球性问题,尤其在碳中和以及战争冲突的背景之下,能源的地位尤其重要。相对而言,我们更偏好于新能源,而非传统能源。对于传统能源,我们不知道怎么给长期衰退型资产定价,对估值的把握充满忐忑,因此,我们对参与传统能源的机会相对谨慎。然而,我们更为热衷于风光车储这类型新能源资产,尤其是新能源车。叠加汽车智能化的趋势,新能源车无疑是未来十年最精彩的赛道。在去年底今年初,我们公开表示对新能源车相对谨慎,但是,站在当下,我们认为有必要更为乐观看待新能源车的发展。今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产品推出,新能源车的体验相对于传统燃油车进一步拉开,渗透率的提升过程会比我们之前更为乐观。尤其现在处于政府逆周期刺激消费的过程中,新能源车明显受益,补贴力度的增加缓解了成本上涨以及消费萎靡的压力。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越来多车企加速推进车的智能化,在车上引入越来越多酷炫的功能。车不再是 A 点到 B 点的交通工具,已经被赋予更多层次的涵义。我们非常看好汽车智能化进程加速,我们认为现在只是车的智能化时代的开始,未来充满期待与想象。
其次,俄乌战争的爆发无疑让我们更清楚认识到自主可控的重要性,自主可控线包括半导体、设备、新材料、软件等等。由于我国是全球的制造工厂,也是这些产品的最大需求方,这意味着替代空间巨大。近期由于手机、笔记本、家电等产品的市场需求低迷,部分消费类芯片出现过剩,部分芯片的终端价格出现明显的下跌,这让很多投资者担忧半导体崩盘。实际上,半导体涨价本就是非常态,价格下降才是常态,但是,这些并不会影响半导体行业过去的高速成长。半导体是
现代工业的原油,涉及到无数细分行业,芯片的种类多如牛毛,且不同产品的差异化很大。半导体不同于一般制造业,不同制程、不同工艺的产能不完全能自由切换,这决定了供需过剩与结构短缺并存是常态。只要经济在发展,半导体永远都会有结构性机会。正如新能源高速成长推动功率半导体的需求爆发式增长,这并不会受到消费电子的需求低迷所影响。显然,功率半导体的扩产时间和难度远远高于新能源的其他环节。这种半导体的认知差将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机会。除此之外,车规半导体、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等领域预计同样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保持高景气度。
最后,只要经济平稳发展,消费升级的趋势不会改变。消费升级远不止于白酒,还有各式各样的消费升级。我们尤其偏好于科技品牌崛起的机会。科技一直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看到中国科技公司推出越来越多有创新性的产品,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老百姓对国产科技品牌越来越接纳,这些都让我们深信中国科技品牌的崛起。
关于基金的策略容量
我们现在管理的优选、环保优势和创新成长等三支基金均定位为全行业基金,主要采取之前季报所描述的企业生命力评估的方法论策略。它们不仅会投资在企业成长爆发阶段,也会有大量投资于陪伴企业成长的早中期阶段,市值分布从 30 亿至万亿不等,行业分布也较为分散,体现为多层次均衡式投资。
景顺长城成长龙头也定位为全行业基金,但是投资的企业会更偏重于大市值龙头成长股。
景顺长城公司治理基金和成长领航基金同样定位于均衡成长,但有较多仓位投资于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中小市值股票。
景顺长城电子信息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均是团队管理的行业型基金,分别聚焦于科技股与新能源产业。由于聚焦于科技股和新能源产业,这两个基金会体现较高的波动率。我们希望通过产业切入的方式实现持续的超额收益,并通过更专业的产业投资让投资者分享产业成长的红利。
结束语
过去一个季度,市场情绪有所恢复,但是,依然不少人担忧与恐慌。我们此刻依然充满信心,虽然估值已经修复了不少,但是,我们认为市场依然低估了中国经济的相对优势,低估了中国科技的变化与进步。我深信,只要坚守在正确的产业方向和优秀的企业上,基金终将会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我们也会努力做好,希望不辜负投资者的期待。面对百年不遇的变局,资本市场势必动荡加大,面对未来的风浪,我们努力把稳船舵,破浪前行。
4.5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2022 年 2 季度,本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6.1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 4.44%。
4.6 报告期内基金持有人数或基金资产净值预警说明
无。
§5 投资组合报告
5.1 报告期末基金资产组合情况
序号 项目 金额(元)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1 权益投资 4,622,261,943.44 75.72
其中:股票 4,622,261,943.44 75.72
2 基金投资 - -
3 固定收益投资 1,250,926,495.77 20.49
其中:债券 1,250,926,495.77 20.49
资产支持证券 - -
4 贵金属投资 - -
5 金融衍生品投资 - -
6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其中:买断式回购的买入返售金融资 - -
产
7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195,589,899.94 3.20
8 其他资产 35,728,935.65 0.59
9 合计 6,104,507,274.80 100.00
5.2 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股票投资组合
5.2.1 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境内股票投资组合
代码 行业类别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
例(%)
A 农、林、牧、渔业 - -
B 采矿业 - -
C 制造业 4,046,454,552.06 67.34
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
业 - -
E 建筑业 - -
F 批发和零售业 21,401.16 0.00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79,927,221.58 4.66
H 住宿和餐饮业 - -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94,853,654.34 4.91
J 金融业 - -
K 房地产业 - -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
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53,749.33 0.00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57,978.42 0.01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
P 教育 - -
Q 卫生和社会工作 193,386.55 0.00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
S 综合 - -
合计 4,622,261,943.44 76.92
5.2.2 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港股通投资股票投资组合
无。
5.3 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股票投资明细
序号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数量(股)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
比例(%)
1 688169 石头科技 616,971 380,486,015.70 6.33
2 600460 士兰微 7,142,471 371,408,492.00 6.18
3 002841 视源股份 4,405,157 331,796,425.24 5.52
4 689009 九号公司 6,599,505 292,807,972.50 4.87
5 002352 顺丰控股 5,015,718 279,927,221.58 4.66
6 300207 欣旺达 8,262,110 261,082,676.00 4.34
7 600745 闻泰科技 2,590,783 220,501,541.13 3.67
8 688002 睿创微纳 5,298,844 210,470,083.68 3.50
9 688116 天奈科技 1,114,964 188,964,098.72 3.14
10 600150 中国船舶 8,038,707 152,574,658.86 2.54
5.4 报告期末按债券品种分类的债券投资组合
序号 债券品种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1 国家债券 1,250,926,495.77 20.82
2 央行票据 - -
3 金融债券 - -
其中:政策性金融债 - -
4 企业债券 - -
5 企业短期融资券 - -
6 中期票据 - -
7 可转债(可交换债) - -
8 同业存单 - -
9 其他 - -
10 合计 1,250,926,495.77 20.82
5.5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债券投资明细
序号 债券代码 债券名称 数量(张)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1 210016 21 附息国债 16 1,700,000 172,815,572.60 2.88
2 220001 22 附息国债 01 1,600,000 161,811,726.03 2.69
3 220009 22 附息国债 09 1,600,000 160,617,775.34 2.67
4 190011 19 附息国债 11 1,400,000 143,617,178.08 2.39
5 210008 21 附息国债 08 1,200,000 120,966,871.23 2.01
5.6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资产支持证券投资明
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资产支持证券。
5.7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贵金属投资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贵金属。
5.8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权证投资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权证。
5.9 报告期末本基金投资的股指期货交易情况说明
5.9.1 报告期末本基金投资的股指期货持仓和损益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股指期货。
5.9.2 本基金投资股指期货的投资政策
根据本基金基金合同约定,本基金投资范围不包括股指期货。
5.10 报告期末本基金投资的国债期货交易情况说明
5.10.1 本期国债期货投资政策
根据本基金基金合同约定,本基金投资范围不包括国债期货。
5.10.2 报告期末本基金投资的国债期货持仓和损益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国债期货。
5.10.3 本期国债期货投资评价
根据本基金基金合同约定,本基金投资范围不包括国债期货。
5.11 投资组合报告附注
5.11.1 本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证券的发行主体本期是否出现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或在报告编制日前一年内受到公开谴责、处罚的情形
本报告期内未出现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证券的发行主体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或者在报告编制日前一年内受到公开谴责、处罚的情况。
5.11.2 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股票是否超出基金合同规定的备选股票库
本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股票未超出基金合同规定的备选股票库。
5.11.3 其他资产构成
序号 名称 金额(元)
1 存出保证金 877,826.98
2 应收证券清算款 29,857,343.89
3 应收股利 -
4 应收利息 -
5 应收申购款 4,993,764.78
6 其他应收款 -
7 其他 -
8 合计 35,728,935.65
5.11.4 报告期末持有的处于转股期的可转换债券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处于转股期的可转换债券。
5.11.5 报告期末前十名股票中存在流通受限情况的说明
序号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流通受限部分的 占基金资产净值 流通受限情况说明
公允价值(元) 比例(%)
1 689009 九号公司 10,255,000.00 0.17 大宗交易流通受限
5.11.6 投资组合报告附注的其他文字描述部分
无。
§6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
单位:份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 1,565,732,464.66
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 124,240,932.25
减: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 212,616,729.44
报告期期间基金拆分变动份额(份额减 -
少以“-”填列)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1,477,356,667.47
注:申购含红利再投、转换入份额;赎回含转换出份额。
§7 基金管理人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情况
7.1 基金管理人持有本基金份额变动情况
基金管理人本期未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
7.2 基金管理人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交易明细
基金管理人本期未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
§8 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其他重要信息
8.1 报告期内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 20%的情况
无。
8.2 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其他重要信息
无。
§9 备查文件目录
9.1 备查文件目录
1、中国证监会准予景顺长城景系列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募集注册的文件;
2、《景顺长城景系列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
3、《景顺长城景系列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招募说明书》;
4、《景顺长城景系列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托管协议》;
5、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批准成立批件、营业执照、公司章程;
6、其他在中国证监会指定报纸上公开披露的基金份额净值、定期报告及临时公告。
9.2 存放地点
以上备查文件存放在本基金管理人的办公场所。
9.3 查阅方式
投资者可在办公时间免费查阅。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2 年 7 月 2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