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红利回报混合:2018年第4季度报告
                2019-01-22
             
            
            
                新华红利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2018年第4季度报告
              2018年12月31日
  基金管理人: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托管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送出日期:二〇一九年一月二十二日
                              1
                            §1重要提示
  基金管理人的董事会及董事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基金托管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本基金合同规定,于2019年1月17日复核了本报告中的财务指标、净值表现和投资组合报告等内容,保证复核内容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本基金的招募说明书。
  本报告中财务资料未经审计。
  本报告期自2018年10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2基金产品概况
基金简称                  新华红利回报混合
基金主代码                003025
交易代码                  003025
基金运作方式              契约型开放式
基金合同生效日            2017年3月27日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46,484,458.80份
                            综合运用多种投资策略,在严格控制基金资产净值下行风
投资目标                  险的基础上追求基金资产净值的持续、稳定增长,力争为
                            基金份额持有人提供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投资策略方面,本基金将以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为基础,采
                            取积极的股票投资策略和稳健的债券投资策略。大类资产
投资策略
                            配置策略主要运用战略性资产配置策略和战术性资产配
                            置策略。股票投资策略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
                            方法,选取主业清晰,具有持续的核心竞争力,管理透明
                            度较高,流动性好且估值具有高安全边际的个股构建股票
                            组合。债券投资策略主要运用久期调整策略、收益率曲线
                            配置策略、债券类属配置策略、骑乘策略、可转换债券投
                            资策略等。
业绩比较基准              5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0%×中国债券总指数收益率
                            本基金为混合型基金,属于证券投资基金中的中等风险中
风险收益特征              等预期收益品种,预期风险和收益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
                            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管理人                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托管人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主要财务指标和基金净值表现
3.1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人民币元
                                                    报告期
          主要财务指标
                                      (2018年10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1.本期已实现收益                                                  -228,973.03
2.本期利润                                                        -625,596.42
3.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                                            -0.0127
4.期末基金资产净值                                              45,685,410.57
5.期末基金份额净值                                                    0.9828
注:1、本期已实现收益指基金本期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不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扣除相关费用后的余额,本期利润为本期已实现收益加上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以上所述基金业绩指标不包括持有人认购或交易基金的各项费用(例如基金申购费赎回费等),计入费用后实际收益水平要低于所列数字;
3.2基金净值表现
3.2.1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比较
                                              业绩比较
                        净值增长  业绩比较
              净值增长                        基准收益
    阶段                率标准差  基准收益                ①-③      ②-④
                率①                          率标准差
                            ②        率③
                                                  ④
过去三个月    -1.38%    0.30%    -4.88%    0.82%      3.50%    -0.52%
3.2.2自基金合同生效以来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变动的比较
                        新华红利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累计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历史走势对比图
                      (2017年3月27日至2018年12月31日)
注:本基金本报告期各项资产配置比例符合合同约定。
                          §4  管理人报告
4.1基金经理(或基金经理小组)简介
  姓名    职务    任本基金的基金经理期限    证券从业年            说明
                  任职日期      离任日期        限
        本基金
        基金经
        理,新
        华基金
        管理股
        份有限
        公司固
        定收益
        与平衡
        投资部
        总监、
        新华增
        盈回报
        债券型
        证券投
        资基金
        基金经                                            经济学博士、注册金融分析
        理、新                                            师,历任中国建设银行北京
  姚秋  华鑫回  2017-03-27        -            9      分行投资银行部投资研究
        报混合                                            工作、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管
        型证券                                            理部固定收益投资经理。
        投资基
        金基金
        经理、
        新华丰
        利债券
        型证券
        投资基
        金基金
        经理、
        新华鑫
        日享中
        短债债
        券型证
        券投资
        基金基
          金经
          理。
4.2管理人对报告期内本基金运作遵规守信情况的说明
  本报告期,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新华红利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新华红利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以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为持有人谋求最大利益。运作整体合法合规,无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行为。
4.3公平交易专项说明
4.3.1公平交易制度的执行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导意见》(2011年修订),公司制定了《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公平交易管理制度》。制度的范围包括境内上市股票、债券的一级市场申购、二级市场交易等所有投资管理活动,同时包括授权、研究分析、投资决策、交易执行等投资管理活动相关的各个环节。
  场内交易,投资指令统一由交易部下达,并且启动交易系统公平交易模块。根据公司制度,严格禁止不同投资组合之间互为对手方的交易,严格控制不同投资组合之间的同日反向交易。
  场外交易中,对于部分债券一级市场申购、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购等交易,交易部根据各投资组合经理申报的满足价格条件的数量进行比例分配。如有异议,由交易部报投资总监、督察长、金融工程部和监察稽核部,再次进行审核并确定最终分配结果。如果督察长认为有必要,可以召开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对公平交易的结果进行评估和审议。对于银行间市场交易、固定收益平台、交易所大宗交易,投资组合经理以该投资组合的名义向交易部下达投资指令,交易部向银行间市场或交易对手询价、成交确认,并根据“时间优先、价格优先”的原则保证各投资组合获得公平的交易机会。
4.3.2异常交易行为的专项说明
  本报告期,公司对不同组合不同时间段的同向交易价差进行了溢价率样本的采集,通过平均溢价率、买入/卖出溢价率以及利益输送金额等多个层面来判断不同投资组合之间在某一时间段是否存在违反公平交易原则的异常情况,未发现重大异常情况,且不存在报告期内所有投资组合参与的交易所公开竞价同日反向交易成交较少的单边成交量超过该证券当日成交量的5%的情况。
4.4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业绩表现说明
4.4.1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18年四季度,经济数据总体延续前三季度的回落趋势,消费边际增速下降,基建投资未能有效企稳,地产数据继续转弱。资产价格的表现上,股弱债强仍是主要特征。总体风险偏好的下移、对业绩下行的担忧和边际上继续宽松的流动性状况,是造成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
  资产配置方面,我们维持股债并重、回避转债的策略,注重股票估值与公司基本面的匹配度、注重债券收益率与宏观基本面的匹配度,着力防范信用风险。股票方面,我们坚持区间低估策略,即根据行业和个股的相对估值水平,对观察池内的标的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作为配置与调仓的依据。我们适当增配了一些前期受市场关注度较低但发展前景较好且业绩增速平稳的标的。我们根据市场总体的估值水平变化,适当增加了股票总仓位。分行业看,我们适当适当增加了银行行业、弱周期必选消费行业的持仓比例,并在医药行业、地产行业内部进行了一定的结构调整。四季度我们的组合未能实现超额收益,但我们相信,逻辑清晰且经过检验的区间低估策略能够在中长期实现较好的风险收益比。
  债券方面,我们维持中等久期、哑铃型配置的策略,根据市场收益率的变化,略微调降了组合久期。我们以高等级债券作为主要标的,回避存在潜在信用风险的个券。转债方面,由于优质标的稀缺、部分新上市的大盘转债转股溢价率仍然较高,我们依然没有参与二级市场投资。
4.4.2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基金份额净值为0.9828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38%,同期比较基准的增长率为-4.88%。
4.5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2019年,对经济构成负面影响的因素已经基本显性化,但短期内趋势难以逆转。国内方面,基建和地产投资难以明显改善,消费随可支配收入走弱的趋势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随着消费总量基数的增加,消费增速的小幅下滑对GDP增速的影响也会变得越来越大。棚改货币化的逐渐退出与三四线城市地产销售的走弱将对经济增速形成明显的负向拉动。国际方面,贸易战以及大国博弈的格局,以及背后反映的世界经济非均衡发展局面,将会持续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过去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的出口拉动,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明显变弱,同时部分出口导向型企业可能面临经营困境。与此同时,与出口间接相关的产业、产业链对海外依赖度高的产业也将面临考验。综合考虑国内外环境与国内经济结构问题,经济下
行的趋势仍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
    总体而言,拉动经济增长的旧动能越来越难以持续,新的增长引擎已经暂露头角,但仍难以扛起大旗。随着美国对中国的对抗立场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短期面临较大挑战。经济边际走弱需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适当调整来进行对冲。随着降准周期的开启和减税呼声的高涨,国内政策将成为呵护经济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地产、基建的基数过大,政策宽松也仅能对冲一部分增速下行的力量,政策的边际效果可能会明显弱于此前数次。从另一方面来看,国内经济具有齐备的产业部门、较高的生产效率以及日趋改善的微观生态环境,经济本身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发生断崖式下行的可能性不大。
    股票市场估值水平接近历史底部,反映了较多悲观预期,因此,市场对利空的反应会逐渐钝化,而在利好来临、或者利空低于预期时,会有明显的向上空间。债市虽然受益于经济走弱,但收益率的变化已经对此有较多反映,长端收益率短期内继续大幅下行的概率不大,风险收益比在下降。对于转债,我们持续关注后续供给放量带来的配置机会。
4.6报告期内基金持有人数或基金资产净值预警说明
    本基金自2018年11月16日起至2018年12月28日,连续31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五千万元。
                          §5投资组合报告
5.1报告期末基金资产组合情况
                                                                  占基金总资产的
序号              项目                      金额(元)
                                                                      比例(%)
1    权益投资                                    12,142,269.85            25.02
      其中:股票                                  12,142,269.85            25.02
2    固定收益投资                                29,922,210.40            61.67
      其中:债券                                  29,922,210.40            61.67
          资产支持证券                                      -                -
3    贵金属投资                                            -                -
4    金融衍生品投资                                          -                -
5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3,600,000.00            7.42
    其中:买断式回购的买入返售金融
                                                            -                -
    资产
6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1,253,364.07            2.58
7  其他各项资产                                  1,602,716.19            3.30
8  合计                                        48,520,560.51          100.00
5.2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股票投资组合
5.2.1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境内股票投资组合
代码              行业类别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
                                                                      比例(%)
  A  农、林、牧、渔业                                            -              -
  B  采矿业                                                      -              -
  C  制造业                                          4,729,975.84          10.35
  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
  E  建筑业                                              10,704.20          0.02
  F  批发和零售业                                    1,377,077.60          3.01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
  H  住宿和餐饮业                                                -              -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
  J  金融业                                          1,931,486.89          4.23
  K  房地产业                                        3,499,965.32          7.66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
  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
  P  教育                                                        -              -
  Q  卫生和社会工作                                    303,400.00          0.66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89,660.00          0.63
  S  综合                                                        -              -
      合计                                            12,142,269.85          26.58
5.3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股票投资明细
                                                                  占基金资产净
序号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数量(股)    公允价值(元)
                                                                  值比例(%)
  1      002146      荣盛发展        120,000      954,000.00          2.09
  2      600285      羚锐制药        104,074      782,636.48          1.71
  3      000732      泰禾集团        55,000      771,100.00          1.69
  4      600340      华夏幸福        29,000      738,050.00          1.62
  5      000028      国药一致        16,800      696,192.00          1.52
  6      600998        九州通          46,636      680,885.60          1.49
  7      000069      华侨城A        101,100      641,985.00          1.41
  8      002242      九阳股份        40,000      640,400.00          1.40
  9      601318      中国平安          9,800      549,780.00          1.20
  10    600276      恒瑞医药        10,000      527,500.00          1.15
5.4报告期末按债券品种分类的债券投资组合
                                                                占基金资产净值
序号            债券品种                  公允价值(元)
                                                                    比例(%)
1    国家债券                                              -              -
2    央行票据                                              -              -
3    金融债券                                    1,673,330.40            3.66
      其中:政策性金融债                          1,673,330.40            3.66
4    企业债券                                  12,188,580.00          26.68
5    企业短期融资券                            16,060,300.00          35.15
6    中期票据                                              -              -
7    可转债(可交换债)                                    -              -
8    同业存单                                              -              -
9    其他                                                  -              -
10    合计                                      29,922,210.40          65.50
5.5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债券投资明细
                                                                  占基金资产净
  序号      债券代码    债券名称    数量(张)    公允价值(元)
                                                                  值比例(%)
    1      011801712    18恒健        40,000  4,013,200.00          8.78
                          SCP002
    2        124598    PR济城投        60,000  3,710,400.00          8.12
    3        124938    PR郴百福        50,000  3,066,500.00          6.71
    4      011800741  18赣水投        30,000  3,019,500.00          6.61
                          SCP001
    5      011801228  18鲁黄金        30,000  3,019,200.00          6.61
                          SCP011
5.6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资产支持证券投资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资产支持证券。
5.7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贵金属投资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贵金属。
5.8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权证投资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权证。
5.9报告期末本基金投资的股指期货交易情况说明
5.9.1报告期末本基金投资的股指期货持仓和损益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股指期货。
5.9.2本基金投资股指期货的投资政策
  本基金在股指期货的投资中主要遵循避险和有效管理两项策略和原则。即在市场风险大幅累计时的避险操作,减小基金投资组合因市场下跌而遭受的市场风险;同时利用股指期货流动性好、交易成本低等特点,通过股指期货对投资组合的仓位进行及时调整,提高投资组合的运作效率。
5.10报告期末本基金投资的国债期货交易情况说明
5.10.1本期国债期货投资政策
  本基金合同尚无国债期货投资政策。
5.10.2报告期末本基金投资的国债期货持仓和损益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国债期货。
5.10.3本期国债期货投资评价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国债期货。
5.11投资组合报告附注
  5.11.1本报告期末本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证券没有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或在报告编制日前一年内受到公开遣责、处罚的情形。
  5.11.2本报告期,本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股票没有超出基金合同规定的备选股票库。5.11.3其他资产构成
  序号            名称                            金额(元)
    1      存出保证金                                                1,396.96
    2      应收证券清算款                                        1,000,000.00
    3      应收股利                                                        -
    4      应收利息                                                600,708.33
    5      应收申购款                                                  610.90
    6      其他应收款                                                      -
    7      待摊费用                                                        -
    8      其他                                                            -
    9      合计                                                  1,602,716.19
5.11.4报告期末持有的处于转股期的可转换债券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无处于转股期的可转换债券。
5.11.5报告期末前十名股票中存在流通受限情况的说明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前十名股票中不存在流通受限情况.
5.11.6投资组合报告附注的其他文字描述部分
    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分项之和与合计项之间可能存在尾差。
                      §6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
                                                            单位:份
本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                                          49,599,616.71
报告期基金总申购份额                                              3,184,384.18
减:报告期基金总赎回份额                                          6,299,542.09
报告期基金拆分变动份额                                                        -
本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46,484,458.80
                  §7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其他重要信息
7.1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其他重要信息
    本基金本报告期内未有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其他重要信息。
                          §8备查文件目录
8.1备查文件目录
    (一)中国证监会批准新华红利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募集的文件
    (二)关于申请募集新华红利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之法律意见书
    (三)《新华红利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托管协议》
    (四)《新华红利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
    (五)《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开放式基金业务规则》
    (六)更新的《新华红利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募说明书》
    (七)基金管理人业务资格批件、营业执照和公司章程
    (八)基金托管人业务资格批件及营业执照
8.2存放地点
  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住所。
8.3查阅方式
  投资者可在营业时间内免费查阅,也可按工本费购买复印件,或通过本基金管理人网站查阅。
                                            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一月二十二日